这儿,1844万亩草原如绿毯铺展,677万亩林地似碧浪连绵,111万亩湿地像宝石镶嵌。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,草长林茂的立体画卷构成生命共同体的调和脉动,草原畜牧业改变展开方法与经济转型的故事,诠释着生态维护与工业高质量展开的共生之道。

到现在,黄南州草原承载力为6.75亩/羊单位,天然草原鲜草产值到达393公斤/亩,别离居全省首位。

这份“生态家底”,是黄南最宝贵的财富。“十四五” 以来,黄南州锚定生态功能定位,生态地图逐渐扩展,累计完结疆土美化营造林169万亩,草原生态修正228万亩。

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施行最严厉的生态管护,展开湿地和植被修正工程,严厉打击不合法捕猎等活动,生物多样性维护成效日益明显。

从“建”到“管”,黄南用准则织密生态维护网,让每一片草原、林地、湿地都有人看护,让“绿水青山”的底色越擦越亮。

从“靠天养畜”到“科学饲养”,泽库县用立异打破传统畜牧业的瓶颈,让草原既要“养得起”牛羊,更要“养得好”生态。

一件件畜产品身价翻倍的背面,是当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的探究。当生态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,当特征产品变成品牌产品,草原畜牧业改变展开方法与经济转型的路途也越走越宽。

从生态维护到工业转型,从品牌打造到牧民增收,黄南州用实践证明,生态维护与工业高质量展开并非选择题,而是共赢题。未来,这片土地也将持续以“绿”为底、以“牧”为基,奏响更响亮的生态村歌。